嘧啶5′-核苷酸缺乏症

嘧啶5′-核苷酸缺乏症

概述: 嘧啶5′-核苷酸酶缺乏症(pyrimidine 5′-nucleotide deficiency,P5′ND)红细胞嘧啶5′-核苷酸酶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并与RNA分解代谢有关的酶缺乏症,是核苷酸代谢异常最常见的酶缺陷疾病。1974年Vahntinl首次报道红细胞嘧啶5′-核苷酸酶(pyrimidine 5′-nucleotidase,P5′N)缺乏症(pyrimidine 5′-nucleotidase deficiency)引起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以来,已在美国、日本、以色列、西班牙、法国、南非、土耳其等国先后报道60余例,我国1990年杜传书、马则敏分别各报道1例。P5′N缺乏症是除G-6-PD、PK缺乏症之后第3种常见的红细胞酶缺乏性疾病。
    人红细胞P5′N分两个亚型,P5′N-Ⅰ和P5′-Ⅱ,分子量分别为4.5万和4.4万,随红细胞成熟衰老P5′N含量减少。P5′N缺乏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。最近已有研究证实P5′N-1基因定位于7号染色体,含有10个外显子,由于外显子2剪接方式不同分别编码2个由286和29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,并在4例患者中发现3种同源突变。自1974年Valentine首例报道以来,全世界报道逾30个家系,国内报道2例。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中重度先天性外非球形细胞性溶血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、外周血出现嗜碱点彩红细胞,可有智力低下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本病分布范围包括地中海、犹太人、非洲和中国。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,杂合子血液学正常,纯合子及复合性杂合子活性低于正常的5%~10%。

病因

病因:常染色体隐性遗传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P5′N是一种锌(Zn)依赖的金属酶,受Cr2 、Zn2 、Mg2 激活,而Hg2 、Pb2 等明显抑制其活性。随着红细胞成熟衰老,P5′N含量逐渐减少。P5′N存在由不同基因编码的Ⅰ、Ⅱ两种亚型,除存于红细胞外,Ⅰ型还存在于脑组织。
    核糖体RNA在正常网织红细胞内降解为5′-核苷酸,其不易弥散的代谢产物(胞苷、胸苷及尿苷单磷酸盐)由P5′N再磷酸化而形成可弥散的产物透出细胞。P5′N缺乏性网织红细胞内聚集大量胞苷和尿苷复合物,可使总核苷酸池较正常红细胞中扩大5倍以上。由于核糖体在缺陷细胞内不能正常降解,从而大量聚集而形成瑞特染色中嗜碱点彩颗粒。由于缺陷性红细胞内大量消耗磷酸腺苷而非磷酸嘧啶,故P5′N缺乏症以前归类于“高ATP综合征”。
    关于P5′N缺乏症溶血机制为:红细胞中P5′N严重缺乏时嘧啶类核苷酸堆积,通过竞争性抑制ATP酶和ATP生成相关酶,用6-磷酸葡萄糖酸竞争性抑制和用NADP非竞争性抑制G-6-PD,此外酸性嘧啶核苷酸的堆积,使红细胞内pH下降,进一步使G-6-PD和6PGD活性降低,影响了戊糖磷酸旁路活性,此二者均干扰ATP产生。从而使红细胞寿命缩短,出现为慢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
    1.终生性溶血性贫血  贫血常为轻中度,可因感染、应激及妊娠而加重。
    2.脾大及间断性黄疸
    3.智力发育低下  脑组织中P5′N缺乏所致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目前暂无相关资料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P5′N缺乏症杂合子血象正常,纯合子或复合杂子P5′N活性仅为正常的5%~10%,有伴脾肿大和间断黄疸的终身性溶血性贫血。感染、应激和妊娠可以使贫血加重。某些患者还可有发育迟缓。
    1.外周血  血红蛋白浓度80~100g/L,网织红细胞约10%;嗜碱点彩红细胞呈持续性存在,为4%~5%(正常<3%),提示本病的诊断。
    2.自溶血试验阳性,葡萄糖纠正不良。
    3.筛选试验  胞嘧啶核苷酸升高。
    4.P5′N活性定量试验:诊断本病依赖于此试验。P5′N活性正常范围:成人12.10±2.52;新生儿19.18±3.62(无机磷法);本病P5′N活性低于正常值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目前暂无相关资料

诊断

诊断:根据家族史,临床表现及红细胞P5′N活性测定确诊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目前暂无相关资料

治疗

治疗:
    1.切脾  可使血红蛋白浓度有中度提高。
    2.输血  除个别病例外,常无需输血。
    3.补充微量元素  适量补充锌、镁,有助于激活红细胞内少量残存的P5′N,尽量避免接触铅、汞等微量元素。
    无特殊治疗,切脾后部分患者血红蛋白升高。

预后

预后:终生性溶血性贫血,贫血常为轻中度,可因感染应激及妊娠而加重。智力发育低下。

预防

预防:应注意预防,提倡优生,进行婚前和产前检查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